多巴胺、內(nèi)啡肽,“快樂因子”如此張揚。傍晚的哈爾濱,從松花江畔,到街心公園,再到繁華商圈,合唱、廣場舞、大秧歌、健步走……總有一款適合你。多姿多彩群眾性文化活動遍布大街小巷,越來越多的居民加入其中,在消夏的同時,也得到豐厚的精神享受。
群眾性文化活動,有參與才有活力。怎樣才能吸引更多人?理念上親民惠民,形式上喜聞樂見,就能讓更多人實現(xiàn)靈魂的凈化和升華?!按錌A”、大秧歌、巡演、健身等形式,往往蘊含著愛國歌曲、紅色故事、傳統(tǒng)習(xí)俗,都能讓文化可感可及,讓人們在日用而不覺中傳承文化基因。
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,也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源泉?,F(xiàn)在,越來越多的優(yōu)質(zhì)文化資源直達基層,很多群眾性文化活動門檻低到地平線。群眾發(fā)揮特長,遵從興趣,在家門口就能得到精神享受。
文脈悠悠,潛移默化。讓群眾性文化活動成為一種生活方式,人人可及、人人樂從。
文案:樊金鋼;AI制作:高翔